新聞中心banner
8月1日,公司承建的濟寧市環湖大道東線工程太白湖新區段通車。濟寧市委書記林紅玉出席了通車儀式。山東廣播電視臺、濟寧新聞聯播、濟寧新聞網等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。
濟寧市環湖大道東線工程太白湖新區段是濟寧市委、市政府掛圖作戰一級星標項目,起于火炬路與南二環交叉口,終至泗河大橋南引道,全長7.92公里,總投資額13.96億元,道路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標準,設計時速60公里。其中,新建泗河大橋主橋為項目控制性工程,采用30+95+130+95+30=380米中承式系桿鋼結構拱橋,橋梁總寬34.5米,橫跨泗河,主橋鋼材用量1.2萬噸。
施工過程中,項目堅持黨建引領,積極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,實行閉環管理,同時嚴格按照施工圖設計進行標準化作業,全程監控各個環節,嚴格控制各階段施工工序銜接,有效確保施工生產安全平穩有序推進。項目黨支部組建黨員示范崗、先鋒隊,帶領全體干部員工以持之以恒的定力、背水一戰的決心、盡銳出戰的斗志,高標準、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。項目榮獲濟寧市掛圖作戰總指揮部月度、季度流動紅旗、“百日攻堅擂臺賽”第二名等榮譽,項目黨支部被授予中交路建基層黨建標桿,中交集團先進基層黨組織。
在泗河大橋建設的過程中,項目積極開展技術攻關,創新成果不斷涌現,累計創立4項研究課題,申請專利118項,獲得授權71項,多篇優秀論文發表于《公路》期刊。針對五孔不等跨連拱提籃式系桿拱橋特殊形式,提出了五孔不等跨連拱提籃式系桿拱橋拼裝優化工序,成功研發拱肋拼裝施工關鍵技術及輔助裝置;建立連拱式系桿拱橋數值模型,研究橋梁各構件在施工演進過程中的狀態變化及力學規律,對吊桿張拉控制值進行精確測量,基于對系桿拱橋安全性的影響,提出了吊桿張拉索力優化技術理論,為工程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項目將技術裝備、信息化成果、標準化管理及先進工藝工法進行集成式應用,實現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,完成多項首創。其中,首創將“全封閉空間拱座的混凝土澆筑”方案成功應用到拱橋施工領域;首創配備異型結構梁段吊裝纜索起重機系統,并將整個提升系統分為輕型提升類和重型提升類兩種,實現電氣化自動控制;首創基于影響矩陣原理的“過程最優,結果可控”吊桿索一次張拉計算理論,實現大跨徑拱橋主拱線形控制技術的新突破,使拱肋合龍精度控制在3毫米內。
通車后,泗河大橋宛若一顆太白明珠閃耀濟寧,提升城市品質。項目將串聯起南陽、獨山旅游區和微山湖風景旅游區,對于方便沿線群眾出行,提高防洪抗災搶險能力,緩解南部交通壓力,增強太白湖新區、微山縣等交通實力,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湖區綜合開發具有重要意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底部版權
聯系我們 | 下載中心 | 人力資源 | 網站地圖 | 在線咨詢
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河濱路1號 郵政編碼:101100 聯系電話: 010-80888101
信訪舉報電話: 010-80888097 舉報郵箱:jwbgs@ccrbnc.com
Copyright 中交路橋華北工程有限公司 京ICP備09079247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北二分